90後,需要關注的一代

亞薩

一、前言

在2009年大陸春節晚會的小品《不差錢》裡,“丫蛋”表決心,要超過當文化站長的父親:“洪湖水浪打浪,長江後浪推前浪,一浪更比一浪強,把我爹拍在沙灘上。”

“長江後浪推前浪,前浪死在沙灘上”,用這句笑話來形容時代的變遷,還真有點恰當。曾幾何時,社會上還在熱烈討論“80後”的問題,但如今80後就要被一群新生的力量,“拍在沙灘上”了。這群新生力量,就是“90後”。據網友歸納,90後的特點之一,就是:“對80後不屑”。

對此,我這個80後由衷地慶幸——我認識了神,因而瞭解自己在永恆中的價值,不會被這樣的“不屑”打擊,反而可以用一種平和的心態,來面對身邊的90後,觀察他們的特點,瞭解他們的需要,為他們鮮明的時代特質,而向神感恩。同時也為他們心靈的缺乏和乾渴,而深深擔憂。

儘管關心,但我瞭解90後的途徑非常有限:日常工作生活中,我接觸到的90後不多;目前研究中國90後的學術論文,好像也不多。所幸這個群體,網上生活活躍,網絡就成了我瞭解他們的主要平台。以下就是我的一些感受(雖然這樣研究得來的結論,從學術的嚴謹性來說,可能有些欠缺,但我還是忍不住想藉此呼籲一下:這個群體至今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,這種狀態若還不改變,無論對於家庭、學校、社會還是教會,都將帶來很嚴重的後果)。

一、90後的群體特徵

在閱讀了相當數量的資料後,我把網上關於90後的信息,歸納如下:

(一)強調自我,集體觀念弱

普遍來講,90後比前輩更加強調自我和個性。這與他們獨生子女的成長背景,有一定的關係。在這點上,他們與父輩(70後及更早),是有較大區別的。

在父輩的觀念中,集體是凌駕在個人之上的,不冒尖、不拖大家後腿,是每個人謹守的原則。90後卻沒有這樣的概念。

90後也並不是沒有集體觀念,否則,也不會有“玉米群”(超級女聲李宇春的歌迷群體)之類的組織。但90後的概念中,個人是大於集體的,當兩者有衝突的時刻,首先放棄的是集體而不是個人。

應該指出,這種價值意識,在80後的一代中,已經初露端倪,但尚未形成“突破”。但到了90後這一代,似乎完成了這種價值觀轉型。

正是為了強調自我的個性,他們有人喜歡用“火星文”(即俗稱的“腦殘體”)。這種文字,圈外人是看不懂的。他們很多人喜愛表現自己的“非主流”,即在穿衣打扮上和行為方式上,追求另類、非大眾化,比如穿奇裝異服,留古怪的髮型等。

在口頭禪上,他們也常用“我只做我自己,並不為誰而改變”、“我不是人民幣,做不到讓每個人都喜歡我”等話語,來表明自己的立場。當然,等到他們真正步入社會後,心態和行為會有所調整。但與前輩相比,他們必然會在許多方面,表現出不一樣的“生態”,這又是後話了。

(二)自信爆棚,酷感十足

總體而言,90後比前輩們自信得多,甚至有時候覺得自己“無所不能”。這是由於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:他們成長於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一個時期,沒有太大的政治的動蕩和經濟波動,生活水平從溫飽走向小康,甚至富足。

從更廣的層面上講,他們成長於“經濟全球一體化”、“信息高速公路”如火如荼的時代,商品、文化、資訊交流爆炸性增長,多元文化盛行,中國人傳統的價值觀進一步瓦解……

這些因素,造就了90後們張揚的個性,與傳統中國人的內斂非常不同。

比起相同年齡段的前輩們,他們的知識面更廣,學習能力更強,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更快──當然也比他們的前輩們更自信。他們受西方人文主義的影響更大,更願意接受人人平等的概念。

他們無論與哪個年齡層接觸,都表現得大大咧咧、“酷感十足”,沒有後生晚輩該有的乖巧和謙虛,對誰都愛搭不理,對誰都評頭論足。

某大學生物信息學院,對其08級的新生做過調查。在“你最崇拜的偶像是誰”一題中,答案比例最大的竟然是:“自己”。

他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有:“Impossible is nothing﹗”(即“沒有不可能”,英文語法上好像還有點問題),“確信自己的選擇,就是撞了南牆都不回頭”,等等。

(三)早熟與幼稚、務實與虛幻並存

他們的早熟和務實,常常讓父輩甚至80後大跌眼鏡。比如,他們很早就學會打扮自己,並嘲笑前輩“不懂穿衣搭配,不懂化妝”;他們也很早就開始面對“戀愛”問題,在兩性觀念上更開放;他們還有人很早就對人生進行思考,甚至會啃一些艱深的哲學著作。

在生活方面,他們也表現出超乎年齡的“務實”。對此,一位老師感慨道:如果說,60後的踏實是老土,70後的小資是做作,80後的個性是嘩眾取寵,那麼90後的務實,卻真到了讓人瞠目結舌的地步。

這位老師說,我帶的這8個孩子裡面,大部分都剛進入大學,卻對校園戀情的走向一清二楚(畢業就各奔前程),清醒得近乎殘酷,務實得讓人發冷。他們過早明白物質的重要性,過早體會寂寞,過早看透人只是相互陪伴的實質。過於務實、過於直白地理解這一切……他們看了太多麵包重於愛情的故事,他們嘲笑浪漫,譏諷忠貞。他們肆無忌憚,卻誰都不肯承認渴望純粹和絕對。

至於幼稚與虛幻,在他們身上也同樣明顯:他們與年齡不相稱的“人生感悟”,大多停留在頭腦層面,在真實的人生中,顯得幼稚無力;他們從媒體上學到的那些“知識”,並不能指導自己的行動;他們會在虛擬世界中,花上很多的時間和精力。他們比前輩更容易沉迷於網絡:在網絡世界裡學跳舞(比如流行的AU)、買房子、養寵物,甚至結婚、生小孩等等;他們還有不少人,相信風水、星座、塔羅牌占卜等玄學的東西。

(四)重視朋友,依賴父母

面對不太熟悉的人,90後的孩子,會表現出成年人才有的近乎矜持的禮貌。但這種禮貌是沒有溫度的,是一種與他人的疏離。90後大多是獨生子女,缺乏與兄弟姐妹等同輩建立親密關係的機會。然而,不要因此就認為,90後不願建立親密的人際關係。

90後對朋友的重視程度,絲毫不亞於,甚或超過了前輩(與前輩有所區別的是,他們能坦然接受異性的友誼)。在多數時候,朋友是他們各種情緒的出口。而男朋友(女朋友),則更是承擔了拯救者的角色。

另一方面,90後不僅在經濟上,也在心理上,很依賴父母。因此有人說,這代人的戀父戀母情結,比前輩似乎更明顯一些。當他們在同齡人中受到傷害時,他們會傾向於到父母那裡找安慰;反之,來自父母的傷害,也會對他們的心理,造成更嚴重的影響。

(五)矛盾的價值觀念,造出夾心漢堡

90後的價值觀,呈現出自相矛盾的狀態。他們成長於一個資訊充斥的世界,父母多是雙職工,沒有時間照料他們。於是,小時候,電視是他們的“保姆”,長大些,網絡又成為他們的“樂園”。五花八門的圖片、文字,爭奪著他們的注意力;千奇百怪的思想、言論,塑造著他們的世界觀。

他們所處的社會,已經不可能給他們提供一個統一的價值體系,他們大多數沒有明確的信仰。在歐美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雙重衝擊下,他們變成了夾心漢堡,無所適從。

舉個例子,上述那位老師(她是舞蹈老師),這樣形容自己的90後學生:“擔心自己不夠性感,抱怨自己胸不夠大。可在台上面對觀眾的時候,又擔心走光;哀嘆自己不會化妝,真化妝的時候,又要求這裡不能誇張,那裡不能濃艷……”

90後開創性思維能力強,能夠擺脫傳統的觀念,跳躍式地進行思考,但他們的思考卻不成系統。他們的行為,往往出自自己的片段思想,或者叫一時興起、有感而發。他們囂張,也常常是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力。

價值觀的矛盾給他們帶來的痛苦,將會隨著他們的成年日益突出。他們可能分化為許多不同類型的群體:烏托邦分子、憤青、犬儒主義者、拜金主義者、虛無主義者等等。

三、小結

總之,90後是這樣的一群人:他們愛熱鬧,他們又孤獨;他們聰明,他們又有點固執;他們早熟,他們仍然幼稚;他們希望他人認可,他們故意裝酷;他們渴望美好,他們又不敢相信美好……

我眼前出現這樣一個場景:“耶穌走遍各城各鄉,在會堂裡教訓人,宣講天國的福音,又醫治各樣的病症。他看見許多人,就憐憫他們;因為他們困苦流離,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。”(《太》9:35-36)

物質的富足算不得什麼,知識豐富也算不得什麼,沒有認識主的人,都是困苦流離的羊,在這個殘酷的世界上,要麼饑渴受傷而死,要麼被踐踏吞吃。這樣的90後,套用狄更斯的一句話,可能是“最幸運的一代,又可能是最不幸的一代”。

我個人認為,90後能否做到如下幾點,將是他們幸與不幸的分野(我們當為他們的需要禱告):

1. 建立正確、清晰的人生觀和價值觀,明白人生的真正意義和價值。

2. 正確處理理想和現實的關係,既不要沉湎於空想,也不過於物質現實主義。

3. 建立正確的個人與社會(集體)觀念,懂得既要堅持個性,也要與人和諧共處。

4. 正確處理和父母關係,找到獨立自主和聽從建議的平衡點。

5. 正確地交友、戀愛,處理好朋友,特別是異性朋友的關係。在這個邪淫的時代,保守身體的聖潔。

附:相關資料

(一)火星文:根據百度,“火星文”指地球人看不懂的文字,是一種由符號、繁體字、日文、韓文、冷僻字,以及其他非正規化文字、符號,組合而成的文字,文法也相當奇異。比如,?尒有?沒?捌給ω???見頻:?尒?人偽?尒鎵電?見機?:咑?僦絀?.

(你有事沒事別給我發視頻,你以為你家電視機呀,打開就出人。)

(二)90後的30大特點(資料來源:網絡):

1. 我很重要。2. 大人講話總要插一句。3. 討厭父母把自己和別人比較。4. 喜歡just do it。5. 對動漫情有獨鍾。6. 愛相互送禮物。7. 不喜歡非品牌服裝。8. 會用火星文。9. 節假日沒有計劃,或計劃但很難實現。10. 喜歡一個人在家。

11. 有問題,百度一下。12. 晚上效率極高。13. 恐龍戰隊奧特曼必看過。14. 在眾人面前放過狂言。15. 高中畢業前談過戀愛。16. 吃飯時,聽的最多的是“手要捧著碗”。17. 忠於原味。18. 在中國教育制度下不成近視眼,很難。19. 手機要麼振動,要麼鈴聲很怪。20. 喜歡QQ,不喜歡MSN。

21. 愛去小店淘寶。22. 愛看笑話。23. 經常早飯中飯並在一起吃。24. 對語文課文不滿意。25. 視周總理、周杰倫為偶像。26. 每天家─學校─家,三點一線。27. 報喜不報憂。28. 不看新聞,愛看報紙,對重大事件表示震驚。29. 桌肚裡總有一本課外書,沒事兒偷著樂。30. 對80後不屑。

(三)90後的部分流行語(資料來源:網絡)

1. 你讓我滾,我滾了。你讓我回來,對不起,滾遠了。 2. XP不發威,你當我是DOS啊! 3. 好好活著,因為我們會死很久! 4. 沒什麼事不要找我,有事更不用找我。 5. 只要鋤頭舞得好,那有牆角挖不倒? 6. 不要和我比懶,我懶的和你比。

作者在國內企業做基層管理工作。

本文選自《舉目》第44期

 



留言

這個欄位的內容會保密,不會公開顯示。
驗證碼
請輸入驗證碼
Image CAPTCHA

會員登錄

查看購物車